Encycl., Suppl. 3:775. 1814.
乔木,高3-7m。茎上部有分枝,疏生皮刺;枝粗壮,幼时密生黄褐色小腺体和具柄的星状毛,以后毛渐变稀。叶互生,大型;叶柄长3-10cm,密被具柄的星状毛,有时有皮刺;叶片卵形或长卵形,长10-35cm或更长,宽 10-20cm,基部浅心形,两侧不相等,边缘3-4浅裂至深裂,裂片长圆形,长3-8cm,宽2-4cm,边缘全缘或浅波状,先端钝,下面密被黄褐色具柄的星状毛,上面疏被刚毛,下面主脉上有1-5枝皮刺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外生,长6-12cm;花序梗长1-1.5cm,连同花序轴、花梗和花萼外面均密被短腺毛和多细胞的长硬毛;花梗长1.5-2cm;花萼钟形,长1.4-1.5cm,花萼筒长5-6mm,裂片5,披针形,长为花萼筒的2倍,先端长渐尖,花后反折;花冠辐状,初开时蓝紫色,后变为白色,直径约6-8cm,裂片5,宽卵形,长2.2-2.5cm,基部宽2-2.4cm,下面的中部密被具柄的星状毛,有1条绿色的中脉;雄蕊5,彼此靠合而成圆锥状,花丝长2.5-3mm,花药长1.2-1.5cm;子房长圆体形,与花柱均密生小腺体,花柱纤细,长3-5mm,柱头头状,绿色。果梗粗壮,长1.5-3cm,疏被短腺毛和多细胞的长硬毛;浆果球形,直径 4-6.5cm,初时绿色,成熟后变红色,外面光滑,被稀疏的短柔毛;宿存花萼的萼筒膨大成5个相连的坚实的乳突,外面疏被腺毛和多细胞的长硬毛,裂片狭三角形,长1.2-1.5cm,宽1-1.2cm,先端尾状渐尖。种子肾形,扁压,无毛,直径2-3mm。花期:全年。果期:全年。
产地:仙湖植物园(李沛琼 011709)。深圳各公园常有栽培。
分布:原产南美洲安德斯地区。现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。我国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广西和云南(南部)等地均有栽培。
用途:该种植物株形挺拔,四季常绿,花大而艳丽,开花期长,为优良的木本花卉。